提高认识 把握导向 做好沟通服务的传声筒
10月3日下午,院团委召开广播站工作会议,就如何提高校园广播质量、营造良好精神文化生活环境进行交流。
校园广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加强德育建设、传播精神文明、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窗口。院团委书记孟根花指出,作为校园独特的文化阵地和唯一的有声宣传平台,校园广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要提高认识,突出校园广播的存在感。校园广播是一种特殊的记忆,伴随着学校和学生发展成长历程,在新媒体冲击和人人持有手机的状态下,校园广播更要多元性、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的周而复始地开展好解读政策、传播知识、分享信息、舆论引导、服务师生等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师生精神环境,体现其存在感价值感。二是要做好坚守和创新。要把握导向性、时效性、准确性,栏目设置不仅要科学丰富还要做到供给匹配,不仅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制度文化人物典型,还要有贴近同学学习生活的健康、法制、技能、情感、社交等栏目,使校园广播既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暖流,为同学在思想、情感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提供可借鉴可学习的有益经验和路径,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教育引导、情感传递和氛围熏陶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养成和实践能力。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校园广播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全体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及管理,明确职能职责、操作流程、纪律规矩,严把人员入口关、稿件播报关,将人员承诺、平时训练落到实处,做到工作规范严谨、人员忠诚可靠、纪律严肃严明。四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广播站全体成员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重担,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切实锻炼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增强底线思维、纪律意识,努力做到标准和规范,工作中加强横向交流、借鉴好的做法,大力提升播音素养。
会议中全体人员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新闻媒体的重要指示。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全体人员增强了保障和服务意识,为学院广播站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