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新青年”说:生逢盛世,我们这样定义青春
新华社哈尔滨4月24日电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要锤炼品德,要勇于创新,要实学实干。从雪域高原到大江南北,从田间地头到科研一线,一代“新青年”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以满怀赤诚追求理想,以开拓进取定义青春。他们身上涌动着蓬勃的活力,他们心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新青年】
姓名:达瓦云旦
年龄:32岁
职务: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
【我的故事】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也是我常年安营扎寨的“家”。这里一年中有120天以上刮8级大风,被称为“生命禁区”。
进出西藏物资的运输任务,80%以上都由青藏公路承担。路一断,整个西藏可能面临物资短缺、价格上涨风险。我的工作就是守护青藏公路这条“生命线”。
2019年春节,109国道唐古拉山段出现罕见的降雪大风天气,气温低达零下30摄氏度,积雪最深处为1.5米。一时间,车辆拥堵10余次,堵塞车辆600余辆,滞留人员1300余人。
本要回家的我,马上组织救援队开展救援。为了清雪保畅通,很多同事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手、脚、耳朵都冻坏了。有的同事忍不住哭了,但没有一个选择下山。
这一干,就是59天。
每年9月,唐古拉山银装素裹,吸引全国各地的自驾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探险。
唐古拉山越美,我们就越紧张。因为不管大货车,还是小轿车,这个时间在路上都容易打滑,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危险。
我在这里驻扎9年了,家人劝我调到低海拔地区工作。但我想,如果我的付出能方便更多人来到西藏、建设西藏,那么青藏公路就不只是运输物资的路,更是承载幸福的路。
与其说,我在这里守护公路,不如说是在守护幸福。
【我的青春定义】爱国爱民,是青年的初心与担当。驻守高寒边疆,我永远将祖国守望。
【新青年】
姓名:张莹莹
年龄:32岁
职务:广东省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我的故事】
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肌肉萎缩,走不出家门,被无尽的孤独笼罩——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模样。
2016年,为了帮助和我一样的残障朋友,我着手创办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取名“雨燕”,意在打破身体和思想的限制,飞翔起来,勇敢逐梦。
2018年,我有机会负责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的运营管理工作。这里90%的员工是残疾人或残疾儿童家属。我们为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孵化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干预、人员代招等。
在“互联网+就业”的背景下,我们挖掘残疾人自身潜能,精准匹配需求,探索出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化妆师、软件开发程序员、话务员等10余种岗位,都有了残疾人的身影,视障残疾人在AI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我们还自己开发无障碍产品,比如,研究如何将轮椅放到后备厢,怎样改造盲杖等。这些发明都源于我们自身需求,最终目的是让大家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有2700多名残疾人伙伴成功就业,16家企业起步发展。我们彼此鼓励,一起用行动证明:我们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为社会作贡献。
【我的青春定义】做一只“雨燕”,不惧风暴,逐梦飞翔。这是青年该锤炼的品德,坚韧的人生终将遇见更多精彩。
【新青年】
姓名:李展鹏
年龄:25岁
职务: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哈尔滨零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我的故事】
无损检测是保障工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往,由于国产检测产品缺乏,很多企业依靠进口产品。这些产品价格高昂,其中的关键技术并不会让渡给我们。
2015年12月,赶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我的师兄成立了哈尔滨零声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国内较早涉足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那时,我跟着他一起干。我的主攻方向是电磁超声自动化检测技术,也就是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实现无损检测技术自动化。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产品是企业活下去的根本,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团队技术总监,我带队开启了“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实验验证—改进优化”的往复循环。
很多人问我,遇到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我说,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团队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而存在。
其实,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一点点积累而来的。从大一进入实验室,到研究生阶段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再到决定创业,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我还自学了机械、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知识。有了扎实的理论积累,很多问题就容易找到突破口。
几年下来,我和团队开发出多款电磁超声检测设备,获得20多项专利,很多已经成功应用到石油石化、冶金、风电等领域,甚至代替人力在危险环境下作业,帮助企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逼迫”下,一些进口产品已经降价50%左右,这是我最骄傲的事。
【我的青春定义】创新不易,创业坎坷,我坚信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一定会让青春在拼搏奋斗中闪光。
【新青年】
姓名:郭子涵
年龄:25岁
职务: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
【我的故事】
2019年,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的父亲倒在了扶贫岗位上。也是这一年,我从城市走进了太行山,成为接力父亲的人。
父亲生前是台北村第一书记,这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他为什么对农村那么执着,对扶贫那么义无反顾?我迫切地想要找到答案。
刚到村里的时候,我怕狗,连村民家都不敢去。慢慢地,在父亲的扶贫日记里,我了解到他想发展扶贫项目,想让老百姓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这简单的一句话,他写了不知道多少遍。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似乎找到了勇气,也学到了方法。
村里的连翘茶加工扶贫车间刚成立,烘烤设备运行不稳定,需要人盯着。我连续4天待在车间,进行烘烤试验。50多摄氏度的高温烤得我汗流浃背,第3天,我终于扛不住晕倒了。休息半天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走进车间。
水一杯接一杯地喝,我一遍又一遍想起父亲。想着如果是他,是否会坚持,会怎样摸索。就这样,我咬牙完成了设备调试,熟悉了设备性能。很快,桑叶茶、蒲公英茶等药茶产业建起来了,村民有了收益。
看着乡亲们的笑脸,我读懂了父亲。
后来,村里的蓄水池建好了,煤改电项目落地了,“厕所革命”如期推进了,父亲修的路和我修的路连在了一起,大伙儿出行更方便了。
700多个日日夜夜已经过去,我想告诉父亲:“放心吧,接过您的心愿,我一定会坚定走下去。”
【我的青春定义】实学就是真学,是孜孜不倦,一路追求卓越;实干就是真干,是真刀真枪,成就一番事业。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新时代青年已经吹响号角。中国这艘巨轮启航新征程,越来越多“后浪”追逐“前浪”,锚定目标,笃定前行,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李凤双 管建涛 杨思琪 参与记者田金文 吴燕婷 赵阳)